又见面了,这里是《了不起的厨房》。
前两期文章中,我们见证了一个4㎡的厨房生长的全过程:解决了厨房的收纳、操作感、空间狭小等疑难杂症,让厨房更具有“公共性”。(文末延伸阅读可回顾)
但也有读者反馈说:
·“我家厨房就装成了开放式,但感觉没什么时间用。”
·“我觉得厨房装得再好,也只是用来装饰。”
·“留在家里的时间就已经很少了,更别说留在厨房,感觉设计得太好没有意义”......
那么,除了做饭盛菜,厨房对我们的家与生活来说,究竟还意味着什么呢?
带着这样的“迷思”,我们开启了第二期的探访:
「点亮生活的厨房灵感」
本期研究员——
#创意生活家#李*(意见 )
#亲子教育先行者#谭天(意见 )
#超人妈妈#许枫(喜鹊生活用户研究专家)
#极简生活践行者#李颜宏(喜鹊生活设计师)
当我们怀念家的时候,
也许是在怀念家的味道。
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:抓住一个人,先抓住ta的胃。对于爱人之间,味道无疑是维持亲密关系的 方式之一。
而对家庭而言,味道更意味着一种传承。妈妈的味道,奶奶的味道......月饼、饺子、汤圆、年夜饭......这些独特的滋味,让在外打拼的游子们*牵梦萦。一道传家菜,就能在几十上百年里持续地传递家庭的记忆。
毫无疑问,让一个人产生对家的归属感的 方式,莫过于创造一种关于味觉的共同记忆,而厨房,就是制造这种味觉记忆的重要场所。
电视剧《家有儿女》中最多的场景就是一家人吃饭。
韩剧《请回答》里最多的场景也是一家人吃饭。和家人吃饭,无论对哪个国家的人来说都同样重要。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厨房也在不停演化。
其外观、功能的升级过程,事实上也是一个“希望让大家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家里”的过程。
在喜鹊生活看来,现代厨房的演化历程可归纳为3个阶段:
1.0阶段——注重功能。比如上世纪职工宿舍里的公用厨房,农村里的土灶。
2.0阶段——在功能的基础上,同时注重外观的设计,于是出现了欧式、美式等风格。
3.0阶段——厨房的功能及外观兼备,并进一步深化了细节。例如新兴厨房科技的加入、对橱柜内容的定义。
左右滑动